【知识点梳理】
【同步习题】 1、关于α、β、γ三种射线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 A.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,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.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,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.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,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.γ射线是电磁波,它的穿透能力最弱
2、目前,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、大理石等装饰材料,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,比如,有些含有铀、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,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,放射出α、β、γ射线.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,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,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( ) A.氡的半衰期为3.8天,若取4个氡原子核,经7.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.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,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 C.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,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,衰变速率越大 D.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,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,均可以减小衰变速度
3.经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,变成,则( ) A.m=7 n=3 B.m=7 n=4 C.m=14 n=9 D.m=14 n=18
4、某一元素经过11.4天有7/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,该元素的半衰期为( ) A.11.4天 B.7.6天 C.5.7天 D.3.8天
5、关于半衰期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 A.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 B.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 C.氡的半衰期为3.8天,若有四个氡原子核,经过7.6天就只剩下一个 D.氡的半衰期为3.8天,若有4克氡原子核,经过7.6天就只剩下1克
6、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.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,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,m0为t=0时14C的质量.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( )
7、放射性元素氡()经α衰变成为钋(),半衰期约为3.8天;但勘测表明,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,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,其原因是( ) A.目前地壳中的主要来自于其他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B.在地球形成的初期,地壳中元素含量足够高 C.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,的增加会减慢的衰变进程 D.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,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
8、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、β衰变会生成氡,其衰变方程为,其中( ) A.x=1 y=3 B.x=2 y=3 C.x=3 y=1 D.x=3 y=2
9、一个原子核abX进行一次α衰变后成为原子核cdY,然后又进行一次β衰变,成为原子核fgZ: ,它们的质量数a、c、f及电荷数b、d、g之间应有的关系中错误的是( ) A.a=f+4 B.c=f C.d=g+1 D.b=g+1
10、在匀强磁场中,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发生了衰变,得到两条如图所示的径迹,图中箭头表示衰变后粒子的运动方向.不计放出光子的能量,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 A.发生的是β衰变,b为β粒子的径迹 B.发生的是α衰变,b为α粒子的径迹 C.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.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
11、铀239()经过衰变可产生钚239().关于铀239的衰变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 A.与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 B.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 C.经过2次β衰变产生 D.温度升高,的半衰期减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