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4电与热
许多用电器通电后,都伴有热现象产生。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,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。 思考: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,电炉丝和导线是串联的,它们的电流相同,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,而导线几乎不发热?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? 焦耳定律: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,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,跟通电时间成正比。公式:Q=I2Rt Q——热量——焦耳(J) I——电流——安培(A) R——电阻——欧姆(Ω) t——时间——秒(s)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成热,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,即Q=W 因此,焦耳定律公式还可以推导为: Q=Pt Q=I2Rt Q=UIt Q=U2t / R 电炉丝和导线串联接入电路中时,它们的电流I和时间t相等,但电炉丝的电阻R较大,导线的电阻R很小,根据公式Q=I2Rt知道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较多,因此电炉丝发热得厉害。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: 生产和生活中,有时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,如热水器、电饭煲、电熨斗等。 有时不希望电流产生热,想办法使产生的热量尽量少些或想办法把热量散掉。比如电视机后盖开有很多孔,就是为了通风散热;电动机外壳有很多散热片;还有计算机主板上的散热风扇。
达标习题: 一、选择题: 1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( ) A、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,产生的热量就越多。 B、导体的电阻越大,产生的热量就越多。 C 、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、电阻越大、通电时间越长,产生的热量就越多。 D、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电流成正比,跟导体电阻成正比,跟通电时间成正比。 2、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,熨斗面很烫,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,这是因为() A.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的电阻,导线消耗的电能少 B.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C.导线的散热比熨斗快 D.导线外的绝缘皮隔热 3、电视机后盖开有很多小孔主要是为了( ) A、美观 B、减轻质量 C、散热 D、节约材料 4、电动机外壳有很多片状的金属片,主要有什么作用( ) A、增大摩擦,便于搬运。 B、增加重量,便于稳固。 C 、电动机运转时会发热,金属片是散热片,便于散热。 D、这是巧合,没有任何作用。 5、下面几个用电器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( ) A.电冰箱 B.洗衣机 C.电视机 D.电饭锅 6、两个电阻器的电阻之比为5:4,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使用,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( ) A.5:4 B.4:5 C.25:16 D.16:25 7、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是3:2,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,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() A.3:2 B.2:3 C.9:4 D.4:9 8、如图所示的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,水中的电阻丝分别为R1和R2,且 R1>R2,则闭合开关S 后, 容器中水温上升较快的是( ) A.a容器中的水 B.b容器中的水 C.a、b容器中的水温上升快慢一样 D.无法判断 9、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减半,以下方法中正确的是( ) A.电阻丝不变,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 B.电阻丝不变,把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一半 C.保持电压不变,使电阻丝的电阻减半 D.把电热器的电阻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均减小一半 二、填空题 10、下图所示为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。装置中甲、乙两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是______的(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.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电阻丝中______的大小,瓶中煤油温度上升越快,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(填“多”或“少”). 11、上图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,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,甲瓶中的电阻丝比乙瓶中电阻丝电阻大,两电阻丝串联后通电产生的热量使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快,这表明当_____、_____一定时,电阻越大,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;当减小接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,会使甲瓶(或乙瓶)中的煤油上升得更快,这表明当______、_______一定时,电流越大,产生的热量越多;当_____、______一定时,通电时间越长,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。 12、标有“220 V,50 W”的电烙铁接在220 V的电源上,则它的发热功率为______W,1分钟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。 计算题: 13、养鸡场有一台电热孵卵器,其电阻110Ω,在额定电压下工作,通过孵卵器的电流是2A ,那么该孵卵器10s产生的热量为多少? 14、某校师生为了开展科学实验,自制了一电烘箱,用来烘干仪器.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5 A的时候,每分钟可产生6.6×104 J的热量。求: (1)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是多少?(提示:每分钟,即1分钟=60秒) (2)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?
笔记: 1.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,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.焦耳定律: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,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,跟通电时间成正比。公式:Q=I2Rt 3.焦耳定律公式及推导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