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与研究
大
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蒋峰
一、 课程设置的背景:
当今世界,科学技术迅猛发展,学科间的高度交叉与融合,使得综合课程的设置引起全球的关注,这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。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,缺乏整体优化,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也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,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。所以,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物理综合实践课程。
二、 设置课程的目的:
1、培养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。它主要包括:关心、参与和进取。关心,主要是使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能自觉地给予注意;参与,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参加者;进取,是关心和参与的延伸。
2、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: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;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;语言表达的能力;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;收集资料的能力;动手操作的能力。
3、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。但这里的知识是指经亲身体验、亲自尝试而来的经验总结,是淡化了学科界限的综合知识。因为实践活动是以某一特定任务的完成为目的,各种有关知识相互交融并统一在具体的任务中。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各科知识自然和谐地结合的过程。
三、 活动过程:
1、课题制定的研究设计
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:有这样的大学教授,去一所小学做调查,他在一年级一个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后问:“小朋友,谁知道老师画的可能是什么?”有的孩子说,这是一个苹果。有的说是一个太阳。有的是一个皮球,还有一个小朋友说,这是老师的大眼睛,结果在几分钟内,小朋友们说出了二十多种不同的答案。
后来,这位教授到大学一年级去做同样的实验调查,要这些大学生们想象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。两分钟过去了,结果没有一个同学发言。教授没有办法,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。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,迟疑地说:“这——大概是个零吧。”
这个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,却说明了一个不简单的问题。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小朋友在两分钟内说出了二十多种不同的答案,经过了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教育,经过高考选拔,一部分过关斩将进入了大学的优秀学生,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,两分钟过去了,却没有人回答。被迫回答的班长还“大概”是个零吧。是我们的教育、还是其他的原因使我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想像力了呢?
所以我主张课题的制定由学生自己确定,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选择自己喜欢研究的课题。由于学校的高瞻远瞩,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在七、八、九三个年级都开设了此科目,而我负责的是七年级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,但七年级的学生对物理没有接触过,所以很多学生选择的课题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不多,各学科的知识都要用到一点,综合性比较强。例如:“机器人的制作”、“追寻科学家的足迹”、“浩瀚宇宙的星辰”等十几个课题。
2、组织形式的研究设计
建立合作学习小组,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,每组3—5人。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问题时,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。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,其成果丰富多样,经交流展示,将拓宽同学的视野。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,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、讨论研究方案、分配研究任务、收集整理资料、参与实践活动、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。在研讨交流阶段,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的意见,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建议,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、交流补充,各抒己见,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。
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“组间竞争、组内合作”的良性机制,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、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,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,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,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。我觉得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。
3、实施过程的研究设计
活动目标:一、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着手实施。二、学会调查、记录、采访,进一步细化整理各类相关资料。三、培养学生执著精神,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。四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。
主要活动计划:一、掌握有关基础知识。二、进行问卷调查,对问卷进行分析。三、会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。四、指导学生拓宽思路,有所创新。
例如:在“电在我们身边”的课题实施过程的设计是这样的:
(1)电的基础知识简介
(2)调查日常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铭牌
(3)探究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
(4)制作出简单的电路作品
当然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尤为重要,即教师对学生指导策略的研究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,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,通常要求学习者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策略,而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知识,作出适当的决策:
(1)信息技术的兴起,网络上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,教师在筛选、组织、传递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,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“主体转变为引导者。
(2)为了使指导更有效,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,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,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。引导的方法包括: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;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;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,自己去纠正错误或补充片面的认识。
(3)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到的学科很多,其它学科知识的补充也要进行。例如电脑技术的指导等。
(4)加强个别指导。个别指导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面对面地实现,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留言版上留言实现。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,也可以得到教师的即时讲解。
4、结题与总结评价的研究设计
举行结题活动,展示研究成果。小组分工合作,完成结题报告、课件的制作和展示。或把有关论文和活动体会及活动记录制作成网页,进行展示。对于课件的展示要有一个评价手段,例如评价表如下:
多媒体演示评价表 |
姓名 |
|
项目(总分100分) |
分数 |
评价标准 |
内容(60分) |
20 |
能设计实验,有所创新; |
20 |
能展出所取得的实际成果; |
20 |
考虑到环保、操作、安全、现象等因素的合理性。 |
版面编辑(15分) |
15 |
层次清楚;内容丰富;实用性如何; |
组织结构(15分) |
15 |
链接如何?结构是否合理? |
演示效果(10分) |
10 |
能受到好评,有感染力、富有生动性。 |
四、活动反思
1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活动,自主性很强,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。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必然要参与课程研究,而且要扮演双重角色:教师和研究者。
2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,要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是绝对权威的观念。教学相长,得到充分体现。要使学生认识到,教师不是万能的,也不可能是万能的。教师只是组织者、引导者、参与者。
3、在专题研究活动中,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。在某些方面,教师的信息占有量还不如学生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,还要把教学作为自身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。
4、教师不可能什么都包办代替,什么都具体指导。比如获取信息,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,但绝不是教师把材料找来发给学生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,达到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获得知识,增长能力的目的。
参考文献:《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》
《物理综合实践活动》